界面新闻记者| 黄静远
界面新闻编辑 |
近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的《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上海将加快资源配置和治理创新,合理配置建设布局完善、设施完备、功能完备、服务优质 建立现代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根据《方案》,上海将因地制宜新建改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同质化水平明显提高,康复护理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社区门诊量占上海市常住居民门诊量的40%以上。
到2025年,上海市基本建成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社区基本和主要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指标全面达标,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管理能力显着提升改善。
界面新闻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目前,上海市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9个,分中心98个,服务站844个,村卫生室1142个分诊转诊系统,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家庭医生、公共卫生、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服务。
《方案》围绕功能定位、分级诊疗、签约服务等,共提出24条具体措施。
《方案》指出,上海要提高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鉴别诊断、分诊和转诊服务能力; 提高中医诊疗和急救服务水平,有条件的适度开展外科手术。 同时,加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发热门诊(哨点门诊)功能,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传染病报告制度,提高社区预警能力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能力。 配合做好社区疫情排查处置工作。
在分级诊疗方面,《方案》明确上海要优化门诊服务和转诊预约服务。
具体来说,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推行非急诊预约服务制度,鼓励非急诊患者到基层就诊转诊; 加强门诊号源统筹管理,将二三级医院号源配置向社区倾斜,为社区预约提供上级号源支持; 建立市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转诊工作责任制,在医院普通门诊服务台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安排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优先就诊;检查,优先住院。
上海还将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加大上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学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体系。共享机制。
同时,《方案》明确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增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根据诊疗比例动态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总额预算,探索建立按人数、按病种、按床日付费的医保支付机制。
此外,上海还将优化参保人员到社区和上级医院就医的医保报销比例设置,引导居民就医走下坡路; 根据居民需求增加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放宽技术准入标准;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目录,合理确定合适的项目价格并纳入医保支付。
家庭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从2011年开始在上海已经实施了10多年。
据悉,上海目前共有920万人签约。 按常住人口计算,签约率在37%左右,今年目标签约率为39%。 家庭医生签约人群结构仍存在差异。 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近90%。 很多上班族和年轻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缺乏全面的了解。
为落实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职责,《方案》明确分诊转诊系统,下一步上海将推进以家庭为单位的签约服务,形成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 同时,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在公园、商厦、校园等功能社区推广人群签约服务。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