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谭启新)近期,全国多个省市都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 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新出台的修订条例中,有11个省市专门增加了独生子女育儿假,最多20天,最短5天。
“育儿假是一项很暖心的政策,但这项政策需要在多项配套政策中落实。”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欣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资料图,董乃德摄。
部分地区试点难
“独生子女真的需要休育儿假,不然赚再多钱也照顾不了父母,最怕的是孩子要养,家里人等不及!” 王明(化名)感慨地告诉记者。
王明在河北工作。 2020年底,母亲病重住院。 手术后,他不得不卧床一个月。 根据2018年实施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家中老人生病住院时,子女所在单位应当支持其照顾老人,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时候陪他们。
但让小乐为难的是,她的工作很忙,“忙到每天都要加班,就算你请假,也没有人能替你完成任务。而且虽然是规定要给‘适当的陪伴时间’,但没人知道应该给多长时间。” 后来,妈妈做手术的那天陪护假 年休假,王明只能咬牙请了一天假,因为手术当天,没有家人的陪伴,手术是做不了的。
2015年以来,全国30多个省市相继试点育儿假政策,让孩子更容易在家陪伴老人。 不过,健康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地居民反映“休假难”,不少受访者甚至表示“没听说过这个假期”。
来自四川的李松(化名)告诉记者,家人中风住院后需要长期护理。 自2017年底四川实施独生子女育儿假政策以来,他多次向公司申请育儿假,均未获批。
广州一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向健康时报记者坦言,“听说有这样的规定,但还没有人以独生子女育儿假的名义请过假,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育儿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导致实施难度大、认知度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企业负担过重。从经济成本和效益两方面考虑,企业难以自觉实施护理假。” 袁鑫告诉记者。
袁鑫建议,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在财税等方面为护理假提供经济支持。 同时,加大政策普查力度,提高广大群众、企业和职工的政策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氛围。
专家建议完善配套措施
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日,北京、天津、湖北、浙江、甘肃、安徽等11个省市也在新修订的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中明确提出给予“育儿假”以及具体的天数。 实施细则大致类似,即对于生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用人单位应当允许其子女请假照顾老人。 在很多地方,年满60岁的老人生病住院是子女享受护理假的前提。
很多地方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较短的时间约为5天,较长的时间为20天。 在政策适用对象方面,北京/浙江/安徽/等。 限制只有独生子女享受护理假; 天津/河北/湖北等省份也将非独生子女纳入保障范围。
对此陪护假 年休假,袁鑫认为,护理假时长、覆盖人数、享受的薪酬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他建议,未来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适当统一标准,避免地区间的不平衡。 此外,是否独生子女及长者的年龄不应成为享有育儿假的绝对标准。 判断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实际需要,以人为本。 除独生子女外,非独生子女也应同时纳入政策保障范围。
“当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已经具有法律效力,而育儿假规定意味着当地企业必须执行,否则员工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企业责任。但实际上,相关法律更多对劳动用工而言,应该是《劳动法》,而根本原因应该是调整《劳动法》,明确“育儿假”的相关规定,以更好地保障育儿假的落实。 元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