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涨跌已经成为特斯拉的一个特点。
自5月以来,特斯拉一再提价。 先是5月2日,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全系车型价格上调2000元,随后5月5日,Model S和Model X车型价格上调1.9万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家特斯拉门店发现,不少消费者秉持“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在特斯拉涨价后下单购买。 5月7日晚特斯拉涨价,特斯拉相关人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封内部客户沟通邮件。 以及未来的调价预期,按照“特斯拉不会参与本轮调价”的说辞来回答。
“邮件中的说法在今天仍然适用,特斯拉此次和之前的调价,并不是为了加入降价浪潮,也不是为了逆势而行,它有自己的调价逻辑,”特斯拉表示。
不过,综合多位销售和分析师的言论,不难看出,这一轮涨价,冰山之上是碳酸锂和特斯拉整车成本的涨价,冰山之下是特斯拉的战略和野心。抢占市场。
树欲静而风不止。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虽然降价潮已经停止,但由特斯拉引发的中国车市本轮“卷入”并未停止。
大幅降价小幅涨价,消费者再现“买涨不买跌”
在经历了三四月份的降价潮后,不少消费者喜欢购买低价新车,通过自驾度过五一假期。 也有消费者在观望,试图锁定未来价格更低的新车。 然而,在五一假期期间,曾经“以一己之力”牵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涨跌的特斯拉再次宣布调价。
“特斯拉的价格变化太快了,在促销前告诉我不会再降价了,让我先下单,但我不能完全相信他们,我想再等一会儿,但我没想到又涨了。” ”5月6日,记者来到北京一家特斯拉门店,遇到不少前来看车的车主。
销售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来特斯拉看车的客户非常多,甚至不比降价时少。 “每次调价,店里都会迎来一批顾客,虽然这次是涨价,但特斯拉的价格波动确实成为了品牌特征,之前降价的时候,确实有一些顾客在观望。” ,认为可以进一步降低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业务员说,目前客户有买高不买低的心理。 此次2000元的小幅涨价,从某种意义上堵住了部分客户“特斯拉会继续降价”的心理。 涨幅不大,所以也有很多客户买车。
本轮特斯拉涨价有两个特点。 一方面是涨价幅度小,另一方面是涨价后还是有比较高的性价比。
“虽然现在特斯拉全系都在涨价,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价格依然是全球最低价,至少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中国市场买特斯拉不会亏本。” 门店销售均向记者解释称,虽然特斯拉本轮价格略有上调,但价格依然极具竞争力。
事实上,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4月份曾公开表示,特斯拉旗下多款车型的定价都是全球最低。 以Model 3的起售价为例,截至4月14日,中国大陆售价为22.99万元,次低的日本售价为27.7万元,新加坡最高起售价为52.24万元。 即便现在Model 3价格上调,也依然是全球最低价。
“其实,从特斯拉本轮降价再涨价,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国内车市竞争激烈,特斯拉此次调价也承受了不小的舆论压力,”张晓荣说,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特斯拉本轮调价的特点是,虽然涨价挡住了消费者“持续降价”的心理预期,但涨幅仅为2000元。 ,仍有价格优势,车企仍能感受到特斯拉带来的价格压力。
“特斯拉在成本控制下定价,成本下降则价格下降,成本上升则价格上升。” 销售告诉记者,特斯拉本轮涨价的主要原因是碳酸锂价格的上涨。 锂电池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锂价上涨将带动汽车价格小幅上调。
从长远来看,战略性提价有望降低价格
对于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多位销售人员多次向记者表示,特斯拉目前的国产化率为95%,核心零部件只有5%是进口的,这也意味着整车成本一直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还有空间未来降价幅度很小,“可以说今年内不可能再降了。”
谈及未来,他还提到,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的成本可以再降低50%,说不定未来就会出现10万以上就能买到的特斯拉。 “不过这是时间问题,要看消费者什么时候用车,如果今年用车,现在的价格肯定是最合适的。”
事实上,记者看到的内部邮件也显示特斯拉涨价,对于4月份消费者关注的北美车型调价,特斯拉当时表示,在中国的价格不会相应调整。
在分析人士看来,特斯拉本轮涨价不能只看表面原因,而是要从战略层面来看。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认为,特斯拉1月份的降价导致市场分化。 通过使汽车企业被动应对竞争,一些汽车企业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 直到4月,销售额才出现单月回升。 在他看来,本轮涨价应该从战略层面来考虑。 特斯拉先是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程度的知名度,然后再通过小幅涨价收回部分利润。 特斯拉未来也可能会利用这一点。 双向摆动攻击。
张晓荣表示,特斯拉的利润率比国产车大很多,市场覆盖面也大很多。 企业降价让利给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的理性选择。
降价引发了汽车市场的卷入。 内卷可以停止吗?
众所周知,新年伊始,特斯拉的降价潮就引发了车市的内卷。 现在特斯拉涨价了,内卷能不能停下来?
张晓荣告诉记者,新能源品牌是烧钱的项目,包括蔚来等一些上市公司。 目前,国内很多新能源品牌还没有实现盈利,一些车企正在用燃油车的利润扶持新能源品牌。 研发投入和价格战不仅给小型车企带来生存压力,即便是大型主机厂也难以为继。
“现在汽车产业正在从自由竞争市场走向寡头垄断竞争阶段或者强势竞争阶段。” 张晓荣表示,随着特斯拉降价引发降价潮,新能源品牌利润进一步压缩。 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大型主机厂仍然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压低成本,而小型车企则被迫生存。 不少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融资企业尚未退出。 特别是一些公司背后的股东有地方政府。 现阶段不适合打价格战。
他表示,虽然特斯拉的价格有所下降,但低价优势依然存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小常脖子上的枷锁虽然松了,但死亡的恐怖并没有消除。 “不过,这是他们逃跑的机会,这个时候,最合适的选择就是趁机降价清仓。”
此外,多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特斯拉作为马斯克的资金池,需要为马斯克研究火箭等项目提供资金来源。 品牌影响力满足销售指标压力。 在陈佳看来,能够挑战特斯拉“动态定价模式”的国内车企并不多,这需要车企对供应链成本和技术优势有很强的控制力。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特斯拉此轮未降价,但国内厂商仍难松一口气:市场大战一触即发,而价格战背后比拼的是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开发优势。 “如今的新能源市场不仅是一片红海,更是一片优胜劣汰的海洋。”
张晓荣也表示,降价潮是否会结束还不好讨论,整个行业的价格战压力依然存在。 如果价格战继续下去,比亚迪和一些传统大厂或许才是能够与国产品牌正面对抗的企业。 此外,包括新的顶级玩家在内的许多公司都会过得很艰难。
无论降价还是涨价,特斯拉门店门前的顾客来来往往,就像被迫“卷起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许超
校对刘宝庆